影视作品中旗袍重复场景对比衬托和中外影视作品中旗袍应用的对比|人物|晚礼服|实力派演员
发布日期:2025-01-22 13:49    点击次数:8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御史流芳编辑|御史流芳<<——【·前言·】——>>影视作品都具有一个中心思想,并需要通过对比、强调的手法来衬托这个思 想。场景的重复运用就是能够有效实现对比衬托、强调的作用,在同一场景之中, 不同的旗袍能够让观众自己在脑海中形成对比,领悟导演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同时同一场景反复出现也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几位 太太围坐在餐桌前吃饭的场景就反复出现。第一次出现时是巩俐刚嫁进门时,这 时巩俐穿的旗袍以大红为主色调,布料上也有大量的花团图案和精致的滚边,旗袍色泽鲜艳,象征着她作为新媳妇在这个家的地位和处境都红红火火。而在她失 去老爷的宠爱后,坐在餐桌前吃饭的旗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以灰色、淡黄、黑 白为主,花纹和图案也以碎花、格子等朴素的样式为主,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 表现出人物没落的处境和低沉的心情。<<——【·群像造势 ·】——>>《色戒》中,汤唯与其他阔太太打麻将的场景也出现多次,在同样的场景、 同样的环境、同样阔太太喋喋不休的唠叨下,汤唯每次都换一身华美的旗袍。在每换一身旗袍之中,汤唯的心境也慢慢发生的变化和转移,从开始接近易先生仅 以色诱为目的,到后来对他产生了不清不楚的感情,在光彩夺目的一身身旗袍下 投射出的是人物日益沉沦和迷茫的内心世界。《烟雨红颜》之中,也反复出现了 周迅穿着旗袍去听戏的场景,随着剧幕的一次次更换,周迅的旗袍是越换越美、 越换越华丽,但是人物表情却越来越难过,越来越绝望,通过这种强调对比的方式,有效烘托出衣着华贵却婚姻不幸的女性的悲哀。《半生缘》中,顾曼桢(林心如饰演)和沈世均(谭耀文饰演)在经历多年的离散后,又一次并肩走进了恋爱时常去的桃花园中,男性的服饰并没有太大变化,而顾曼桢所穿的旗袍却差异极大。恋爱时期,林心如身着一件长袖浅粉色碎花旗袍,外披一件白色毛衣,配 合粉色的发带和披肩卷发,在桃园中蹦跳欢笑,显得青春烂漫;而在多年后,她 身穿一件深蓝色棉布旗袍,开衩刚及大腿,盘发,心境和旗袍的颜色一样暗沉, 通过重复场景不同服饰的对比,表现出人生悲惨境遇对她的内心伤害与对爱情的绝望。这种通过对场景的重复的手法在影视作品中被广泛地采用,大多用于表现欢 乐与悲哀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加强对比、展现主题。在影视作品中,有一个“势”的说法,例如在电影《指环王》之中,千军万 马冲击而来就具有浩大的气势,而电影《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一个远镜头中有 连绵不断的山和树也营造出大场面的“势”。这指的是利用多个人、或者多个物品营造出浩大、壮观、充实的气氛感受。而在影视作品之中,在旗袍的元素美应 用中,也有部分作品采取了这个拍摄手法。在影片《金陵十三钗》之中,旗袍女 子的美感表现最为突出的高潮部分,就是十二名女子为云娟等女学生演奏《秦淮曲》的时候,而在云娟的想象中,将死去的两名女子也补充进入,出现了十四名面容娇好的女子梳着各式各样的发髻、穿着华美绚丽的旗袍,七分袖中露出凝脂一般的玉手,在琵琶上轻抚低唱的群像。而这个群像也带给了观众震撼的美感, 具有了影片的“势”,但同时结合人物未来的命运,更加营造出了壮阔的悲壮美。 同时,在前文所述的以旧上海为题材影视作品中,普遍借助歌舞厅这个奢华的场 景来反映大上海的纸醉金迷,而在场景整体的构架之中,多名浓妆淡抹、身着不同款式的时尚旗袍的女子形象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多名人物在同一场景中的堆砌造势,也可以瞬间营造出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情景特点,如《大上海》《天 堂口》都属于运用群体造势手法,对旗袍元素美的集中应用。<<——【·音乐配合·】——>>好的影视作品被称作给观众带来极大享受的视听盛宴,这也说明听觉享受也 是影视作品创作目的和评价好坏的标准之一。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之中,配乐能够 直接起到烘托气氛、影响观众心情的作用。在与作品中旗袍元素相结合后,能够更好、更直接地展现人物性格和不同的美感。电视剧《像雾像雨又像风》之中, 周迅饰演的女子单纯可爱、精灵活泼,人物的旗袍造型也以红色、绿色为主打色 调,上衣下裙便于奔跑的款式设计,同时,在周迅与陈坤在一起的时候,剧中的 配乐普遍以节奏明快、清新欢乐为特点。而当画面切到李小冉扮演的角色身上时, 往往会转为安静的纯音乐或舒缓的钢琴曲,而人物旗袍的样式也明显区别与周 迅,以连体式显腰开衩的旗袍样式为主,配合黑白、灰、深绿等冷色色调,反应 人物安静、忧郁的性格。在影片《金陵十三钗》之中,结束画面并没有放妓女们被日本兵发现而遭遇 杀害的联想画面,而是以女学生云娟的回忆角度,再度将十四名妓女第一次踏入教堂时的画面呈现出来。但此时,影片的配乐变成了放慢了节奏的《秦淮曲》, 妓女们进入时脸上的笑容、吱吱喳喳的语气也随着配乐被加上了伤感的气氛,反 衬出他们即将面对的悲剧命运,进一步烘托出他们在风流艳丽的旗袍下高尚纯净 的内心和灵魂之美。由此可见,音乐配合也是旗袍元素应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丰富了旗袍元 素美带来观众的感官刺激,进一步表现主旨。<<——【·中外影视作品中旗袍应用的对比·】——>>旗袍作为我国传统服饰,不仅受到我国观众的欢迎,在海外同样也具有较高的口碑和审美接受度,这让旗袍被作为影视中的服饰元素,也被国外导演所采用。 但是在具体的应用之中,中外导演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体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外国影视作品用旗袍更凸显神秘,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在外国人眼中本身就具有极大的神秘感。旗袍 所带来的美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神秘意味,因此神秘的旗袍加上神秘的东方女 人,就成了外国影视作品之中一个具有独特意象的符号。在电影《辣妈辣妹》之中,剧情表现 的是一对彼此“不对眼”的母女互换身体 的故事,女儿体会到妈妈的担心与不再年 轻的身体,母亲体会到的是女儿的梦想与 未来。在剧中,两人变身时正是遇到了一 个神秘的穿着旗袍的中国女人,母女两人 在这个女人面前吵架,而这位中国女人在 看到两人的互不理解、互不相让之后,用神奇的力量让他们实现了变身,从而才 能真正理解对象。而这个惊鸿一瞥的角色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神秘印象,就如《蝴 蝶效应》里为主人公算命的神秘吉普赛女人,是具有典型特点和意象的角色。而 旗袍就如同吉普赛算命师手中的水晶球一样,是人物形象不可或缺的信息符号之 一,也是给人物身上神秘感的来源所在。《生化危机5》中的ADA(李冰冰饰演)的角色,也是以冷酷 和神秘作为人物主要性格。剧中,ADA的造型也是以一条改良过 的长及脚踝、高开衩、无袖大红色具有典型东方神秘美感的吊带旗 袍作为主要服饰,在剧中反复出现。李冰冰冷艳的妆容和隐隐约约 透露的美腿塑造了一种神秘的东方美,同时温暖鲜艳的大红色也和剧中人物高超的身手、冰冷的枪械、可怖的变异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人物造型也是为了加深这种对比给观众留下的印象而特别塑 造了该角色。赵雅芝《京华烟云》中的旗袍领口的琵琶襟就 是就是典型这个时期的设计。其次,在 旗袍面料上出现了花鸟、水墨、不规则印染等 图形设计,大大丰富了旗袍的图案,让传统相对单调的纯色旗袍更加鲜亮夺目。在肩型上出 现了收肩、珠片装饰等新型设计,进一步丰富 了旗袍的样式。同时,旗袍的长度进一步缩短, 出现了许多在膝上的短款旗袍,无袖旗袍也大 为流行。图6为赵薇在《情深深雨蒙蒙》里的 歌女扮相,旗袍上的花朵图案和别处心材的飞袖设计,正是这个时期的旗袍设计风格在影视作品中的投射。发展至21世纪,旗袍的设计已经进一步拓展,更多的风格和设计元素在新 时期的旗袍之中反应出来,如旗袍和西方晚礼服的融合,保留旗袍的领子和无袋 设计,但融合晚礼服蓬蓬及地的下摆设计,旗袍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结语·】——>>正如这些作品所示,中国女性+中国旗袍似乎已经成了“美与神秘”的经典 组合,成为了外国人眼中神秘东方的代名词。但是这种视觉感觉在我国见惯了旗 袍的观众眼中则会淡化许多,因此我国影视作品之中对神秘感的塑造极少依赖于旗袍。同时由于外国影视作品中主要参演的是外国人,因此一张东方人的脸孔和 我国传统服饰旗袍具有极大的辨识度和视觉反差,但是这种反差在我国影视作品 之中难以体现。因此,这种通过服饰快速地对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在外国影 视作品之中比较常见,并能收到更好的视觉效果。<<——【·参考文献·】——>>陈卓,论中国人的旗袍情节[N]。时尚前沿,2009-5-11.赵文海,新时代的影视旗袍语言[J]。大众电影,2009(4)。李海涛,论影视作品意象的表现手法[D]。山东大学,2007.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